一些中老年人尝试利用可穿戴设备管理慢性病网络股票配资网,还有健康年轻人佩戴设备“未雨绸缪”
动态监测血糖血压,是科学管理还是制造焦虑
科技嫁接医疗,近年来包括动态血糖仪、血压仪、心率、睡眠监测等24小时可穿戴设备走红,一些中老年人群尝试利用可穿戴设备管理慢性病,还有健康年轻人群佩戴设备“未雨绸缪”。可穿戴设备是科学管理慢性病的利器,还是制造焦虑的源头?
动态血糖仪热销
所谓可穿戴式的血糖监测设备,即动态血糖仪,全称为连续血糖监测仪,早在十余年前,“医用版”的动态血糖仪已经在医疗机构投用。
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高非介绍,“最初它是回顾式的,即戴上设备后72小时拆机,医生查看相关数据;随着科技发展,出现可实时观察式的设备,并从医生端拓展至患者端,市民可自行购买佩戴使用。”
9月4日,记者查询电商销售平台,“血糖用品热销榜”前5位产品24小时内销量超过2000台。
为何动态血糖仪会被青睐?高非说,相较于传统的指血检测,动态血糖仪的硬件部分由传感器、发射器和接收器等三个部分组成,主要通过埋植于皮下的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内的葡萄糖浓度,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传输至配套的接收器或App内,拥有24小时动态监测、具备存储功能、低感染风险、无感佩戴等特点。“一般而言,只需将硬币大小的圆形装置‘钉’在手臂或腹部,就可以连续14天监测血糖,痛感很低,比采集指尖血有更大优势。”
临床接诊时,不少患者表示曾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动态血糖仪。“除了记录数据,它的另一功能是警报作用,在患者发生低血糖、高血糖时,App以声音或震动提示。有些‘糖友’的血糖管理能力很强,也会自行设置血糖的上下限阈值,便于自我观测。”专家说,近年来诸多国产动态血糖仪经过临床试验后量产入市,并因“国补”等倾斜政策逐步占领市场,原本动辄大几百的动态血糖仪价格更亲民了。
不作为诊断标准
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动态血糖监测无疑是一个利器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说:“动态血糖监测临床上用得非常多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不管是抽静脉的血糖还是指尖的血糖,它只是一个点的数值,不能看到一个面。动态血糖监测的好处就在于能把高峰低谷到底高低多少呈现出来,有没有低血糖也能捕捉到。”
苗青举例说,有些患者早上空腹血糖会高,但空腹血糖高并不是说血糖没控制好,如果夜间出现了低血糖,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,引起血糖的反跳。所以,空腹血糖高到底该减少还是增加降糖药物要取决于夜间血糖的情况,这时动态血糖监测就非常有用。
动态血糖仪是否测得准确?高非说,如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仍是“静脉血糖+糖化血红蛋白”,动态血糖仪的数据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“根据其运作原理,确实是可能出现误差的,比如‘钉’入皮肤时,探针出现了弯曲,监测数据就可能不准确;患者本身有皮肤病的,也可能因为皮肤状况影响监测。”她建议,如果监测数据明显高于或低于指血检测数据(误差达到4、5等),可先联系厂商更换设备;如有小幅误差,可配合指血检测数据观测曲线变化。
“此外,血糖曲线一般从夜间、空腹的平稳到餐后达到峰值,之后慢慢回落。如果数据一直出现波浪形振荡,也可能是出现了监测错误;14天周期内,头尾两天出现误差的概率更高些。因此,市民朋友们不要将其视作‘金标准’,可以参考相关数据调整自我生活方式、饮食运动习惯,如确有疑虑,应前往医疗机构遵医嘱诊疗或调整用药。”
专家特别强调,血糖监测其实需要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的科学方式。如指血检测,优点是便捷、价廉,但只能反映实时的“点”状数据;动态血糖仪提供的则是“点线结合”数据,能反映血糖高峰和低谷,尤其对不自知的低血糖患者有很大意义,但准确性较指血检测稍逊;糖化血红蛋白是“面”的回顾,即前三个月的血糖均值情况,但它具有滞后性,且无法捕捉一些既高血糖又低血糖的情况。“可见,没有百分百完美的监测方式,临床上的确诊、治疗都是非常审慎的,不必过于纠结单一数据。”
正常人没必要佩戴
高非说,动态血糖仪的最大意义,是让更多人关注血糖。“一方面,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数量持续增加,且呈现年轻化,近期我接诊的最低龄患儿只有2岁;另一方面,糖尿病的控制与预后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”她认为,处于调整用药方案、自觉血糖控制不佳或希望改变行为、运动、饮食习惯的患者可以使用动态血糖仪,且对I型糖尿病患者更有帮助,可规范胰岛素用量、避免夜间低血糖等;处于孕期的女性也可通过这一方式自我监测,避免或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。
不过临床上因为佩戴动态血糖仪,导致极度焦虑、紧张的患者也不在少数。上周,苗青在门诊就遇到这样的患者:一名50多岁的女士,血糖本身并不高,空腹超过6mmol/L,OGTT2小时血糖为13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卡在诊断标准值,“从诊断角度来说,她属于非常早期的糖尿病,但由于一直佩戴监测设备,整个人非常紧张,这样的情绪不利健康”。
苗青提到,正常人的血糖也不是一根直线的,而是波动的,正常进食后血糖也会升高。“我自己也戴过一次动态血糖仪,发现喝了一杯果汁后最高飙到了10mmol/L左右,当时也比较意外,但血糖很快就下来了。因为我是一名医生,所以不会特别紧张。但如果普通人看到血糖到了10mmol/L,必然会产生担忧。正因此,正常人佩戴动态血糖仪,有时确实会产生一些情绪干扰。”
专家认为网络股票配资网,正常人群其实没有必要佩戴监测设备,焦虑人群更不适合。
广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